产业损害预警在中国医药行业正式拉响

发布日期:2010-01-04 09:39:22

    西药原料、西药制剂、中成药、医疗器械成为首批重点监测对象

    12月25日,中国医药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启动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损害预警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安全数据库扩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下称“医保商会”)决定联合建立医药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据医保商会综合部主任许铭介绍,医药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主要是从生产、经营、进出口、市场以及对国内产业的影响等方面,通过预警模型和专家系统,对医药产业运行、市场发展变化、企业经营动态进行跟踪监测,并将国内外同类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及时向行业和企业发布预警信息,为采取相关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医药经济报》记者了解到,第一批将选择西药原料、西药制剂、中成药、医疗器械这4大类品种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对33家重点企业生产的32种重点关注商品进行预警监测。根据工作需要,还成立了预警专家队伍对医药行业产业损害情况开展专门的课题研究。

    出口优势品种纳入

    目前,商务部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国家、行业、地方、重点企业在内的分工合作、协调运转的产业损害预警体系,迄今已在11个行业建立了预警机制,监控了9000家企业。这些行业多为占GDP比重较大的产业或新兴技术产业,而占GDP比重较小的医药行业能够入选也令人意外。

    为何将医药产业也纳入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商务部部长助理鲁建华指出,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关联性和不可替代性,尽管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其国际竞争力还处于较低的层面,首先是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根据统计,我国医药企业中大型制药企业仅为50多家,不及国有规模以上企业数的1%;其次是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乏力,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极为必要。
   记者了解到,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已选取了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种进行监测。

    据许铭介绍,此次入选重点联系名单的企业中,生产型企业有9家,石药、哈药、新华、鲁抗、中新、江山等重要出口企业得以入选;贸易型企业有15家,除华药、东药等外贸分公司入选外,还有全国主要地区的医保产品进出口贸易企业11家,化工产品出口大户中化集团下属的两家子公司亦入选;同仁堂、神威、华高、康缘代表中药企业进入名单;医疗器械企业只有5家,深圳迈瑞、新华医疗等入选。

    在32种重点监测的外贸商品中,西药产品有10种,中药类产品有9种,医疗器械产品有13种;其中,VC、扑热息痛、青霉素工业盐等原料药入选,今年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的注射器产品也进入了监测名单,在中药产品中,人参、蜂王浆、甘草类衍生类这些我国出口优势产品也得以入选。

    明年全面铺开 在2010年,医药行业产业损害预警项目将全面启动。

    据许铭介绍,2009年,医保商会与专家组成员根据医药行业的特点,通过对产业基础、产业竞争力、对外依存度、科学发展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确立了医药产业安全预警评估模型,通过预警模型和专家分析,从而对当前我国医药产业总体安全状况进行了量化评估。此外,医保商会还专门赴企业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的现状和诉求。

    到明年,医保商会将近一步加强医药产业预警监测工作,完善医药产业损害预警评估模型,实现对产业安全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对重点医药产品的生产、贸易及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跟踪,对医药行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本行业产业预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记者获悉,医保商会将重点开展四方面的工作:编写《重点医药产业损害预警信息专报》等数据分析报告,并将按时报送相关企业和单位;加强医药行业产业安全信息服务子站的维护和更新,及时公布产业损害预警信息;对于重点监测产品及重点敏感产品,组织至少2次专家评估会,并对企业进行相关培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了解企业诉求。    面对2010年医药产业安全的严峻形势,鲁建华建议相关协会和企业要重视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协会和企业的领导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医药行业各相关单位和预警专家们要高度重视本行业的产业损害预警工作,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重视外脑,充分发挥产业预警专家的作用。医保商会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产业损害预警专家队伍,积极依托专家的力量,对涉及行业的重点敏感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对预警监测中出现的经常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形成预警报告及时上报。要确保上报数据准确及时,产业损害预警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项工作需要互相的配合,特别是直报数据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提高数据准确性,是有效开展产业损害预警工作的关键,是及时发挥作用的前提。各重点联系企业要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安排专人负责相关数据的填报工作,按照产业损害预警统计报表制度准确及时上报相关数据,并确保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此外,还应充分发挥预警系统的服务功能,通过试点逐步扩大监测的范围,提高分析的广度和深度,编写高水平的产业预警报告,为企业和全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产业安全服务。
 
文章来源:医药经济报
  


[关闭此页][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