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行业进入“普药化”成本竞争时代

发布日期:2006-05-08 11:37:46

    一段时间以来,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政策也给医药市场的竞争环境带来很大影响,目前几乎每个医药企业都在思考如何调整策略去适应这种变化。笔者认为,国内医药市场"普药化"时代即将到来,成本的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城市、社区、农村三级医疗体系,医药行业通常称之为高端、中端、低端市场。当时,由于整体医疗水平比较低,全国医疗支出大约为100多亿元,城市、农村差别也没有现在这么大,三级市场所占比例大致是50%、30%、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端市场由于地理位置以及人才的优势迅速膨胀,使得中国整个医疗市场规模20年来增长了30多倍,已达到近4000亿元人民币,高、中、低端市场所占比例已演变为80%、10%、10%。这个变化带来的正面效果是,大型医院硬件水平迅速提升,不仅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对许多疾病的治疗水平也提高很快,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负面效果是,一方面,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医院,大医院就诊环境十分拥挤,老百姓觉得看病难;另一方面,30 00多亿元医疗支出的增长中,政府出钱并不多,大部分分摊到患者身上,所以老百姓觉得看病贵。过度市场化导致政府在一些公共卫生管理上调控能力较弱,在医药购销环节中出现很多"潜规则",并带来了"伪新药"的繁荣,这更引发了公众的不满。

    从近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看,政府正在从三个方面改变这种状况:一是通过打击商业贿赂,取消"一药多名 ",禁止医疗机构科室承包等手段调控高端市场;二是通过转诊制度、财政拨款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等手段扶植中、低端市场;三是通过限制药品价格、挂网销售等手段限制行业利润。笔者认为,在这一轮改革的推动下,未来几年内,中国医疗市场的格局将会发生变化,高、中、低端市场所占比例会演变成60%、20%、20%,即高端市场增长减退甚至萎缩,中、低端市场高速成长。这种格局的演变预示着中国药品市场"普药化"进程正在加快。事实上,"普药化"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即便是美国这样的经济强国,也正在通过努力发展低价位仿制药来遏制不堪重负的医疗支出。

    普药竞争归根结底是成本竞争

    "普药化"时代要求制药企业的研发、生产和市场营销策略都必须做出调整。首先在研发上,取消"一药多名" 以及实行对仿制药报批的限制,使"新药"的范围大幅缩小。对很多企业来讲,即使注册下来新药,也未必有能力推广,所以要求企业在研发投入及立项评估上要特别慎重。当然,控制了低水平仿制药的申报,有利于真正意义上新药的出现。在生产方面,随着药品委托加工政策的放开,中国会出现若干个药品加工基地,大批产能利用率低、质量控制水平差的生产线会停产,大型企业会通过向上游整合,将制剂、原料整合成产业链,以控制份额和成本。在市场营销方面,则会出现向下游整合的趋势,企业必须尽量绕开中间环节直达终端,甚至直达患者,以减小渠道成本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成本的竞争。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企业在管理中很重视人、财、物等显性成本,却常忽略时间、机会、风险等隐性成本;在渠道成本上,只重视人力、配送费及促销费等显性成本,忽略货款风险,因产品覆盖面不全造成销售损失,冲货带来的市场损失,以及价格体系混乱而流失的巨大利润等隐性成本;在品牌建设上,只注意到广告、产品推广会等显性成本,而忽略产品定位偏差、时机错过等隐性成本。可以说,一个医药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已经不仅仅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速度,而且决定着企业能否生存。

    成本控制要求企业"虚拟化"联合

    一个应该引起中国医药企业思考的事情是,在过去两年里,韩国有两个一类新药通过了美国FDA认证并在全球销售。相比之下,中国医药市场投入很大,却在新药研发上与韩国相差甚远。为什么只有几千万人口的韩国可以研发出一类新药呢?因为他们的企业在报批一种剂型药物的时候,不需要自己有GMP认证的生产线,而可以委托其他企业加工,这样就避免了生产设施的重复建设,从而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国内现在有几千家药厂,七八千家医药公司,如此多的企业分割有限的市场,就像一盘散沙,环境变化就如狂风吹过,可能把沙子全吹跑了。但如果把沙子粘结成塔,就可以抵挡狂风的侵袭。所以,中国的医药企业也应该相互合作来提升应变能力,联合的企业之间形成"虚拟化"的企业集团,在分工明确和合理的利益分配前提下共同发展。在"虚拟化"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的成本控制不仅局限在人、财、物的控制上,还可以砍掉不必要的流程、机构、人员,从而实现"结构性成本控制",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

    用水弄湿的沙子会粘结成塔,但水干了沙子就散了;利益可以凝聚一批人,但利益没了人也就散了。沙子加水又加水泥就会非常坚固,有利益又有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才会发展得长久。值得欣慰的是,当前一批产权清晰、机制合理又富于合作精神的企业正在崛起,他们必将在这个成本竞争的时代茁壮成长。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关闭此页][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