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药也应谨慎用

发布日期:2006-08-10 08:23:28

       近日,沸沸扬扬的“欣弗”事件让“克林霉素”频频跃入人们的眼帘,那么克林霉素到底是一类什么药,使用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原本是个好药
  
  “欣弗”的药品成分是克林霉素磷酸酯,是近几年出现的克林霉素的新品种克林美(克林霉素磷酸酯),它进入人体后即水解成克林霉素而起效;因分子中含有磷酸酯,故脂溶性、吸收率和渗透性优于克林霉素,可口服,且抗厌氧菌的能力更高,对脑膜炎双球菌、淋病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疗效比林可霉素大10多倍。它尤适于骨髓炎、呼吸系统疾病、蜂窝组织炎、多发性脓肿、化脓性创伤和痤疮(青春痘)等。应该说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药。
  
  克林霉素也叫氯林可霉素,和林可霉素同属林可霉素类。这类药是一种强效、窄谱的抑菌性抗生素,抗菌力强而针对性窄,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近年,由于克林霉素口服吸收好,毒副作用小,抗菌作用更强,大有取代林可霉素的趋势,只是价格较贵。同时,前几年社会上滥用头孢菌素(先锋类)成风,导致生物界众多细菌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致使临床上用药大多失败,增加了许多疑难病症用药的困难。所以人们的目光又重新“看好”林可霉素类药物。
  
  林可霉素类最大特点是能渗透至骨组织和胆液中,与血药浓度相比,骨髓中药物浓度基本相同,而胆液中药物浓度则高3~5倍。故本类药对急慢性骨髓炎,尤其是金葡菌所致的骨髓炎最有效。又因它能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脊液,故对脑膜炎有效。对泌尿系统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中耳炎和眼科疾病等也有良好的疗效。

  同样存在不良反应
  
  林可霉素类不用做皮肤过敏试验,可直接应用,这本是它的优点。然而社会上许多人由此却误以为其“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而随意滥用。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及人们对药物不良反应重视程度的提高,近年来有关林可霉素不良反应报道日渐增多。林可霉素不良反应较为罕见,可一旦发生,大多很严重甚至致命。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胃肠道反应:除常见的恶心呕吐等,还有的舌尖或肛门瘙痒;以腹泻最多,大多于用药后3~10天内发生,严重者导致伪膜性肠炎。
  2.过敏反应:轻度为皮疹、瘙痒和红斑等,严重者有黏膜溃疡、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以及日光过敏等。罕见的可引起过敏性哮喘、嗜酸过敏性粒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肝脏损害:大剂量用药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并伴有肝脏的病理损害,但大多为一过性,停药后大多可恢复。故肝炎和肝功能不全者在应用前,应权衡利弊,慎重应用。
  4.心血管反应:大剂量快速静脉注射可引起心跳加快、血压波动和心电图改变等,甚至可致心跳骤停,故心血管病人应慎用,且不可直接静脉推注,宜稀释后静脉缓慢点滴,并随时观察。
  5.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表现为口周麻木、耳鸣、眩晕等,故应避免与其他的神经肌肉阻滞剂(如筒箭毒)及麻醉药合用,否则加重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可导致耳聋。
  6.因林可霉素能通过胎盘屏障,故孕妇及乳母应禁用本类药,否则婴儿会有血样腹泻,并致乳母伪膜性肠炎,经久不愈。新生儿因肝肾尚未发育完善,也应慎用。
  7.其他方面: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大剂量使用后,可出现尿潴留。

 
 
信息来源:健康报

[关闭此页][打印此页]